查看原文
其他

她放弃高薪工作,游历33个国家,回国后,号召100位陌生人一起在大理建了一栋房子,成为一名理想生活家

Krystal 素食星球 2022-07-02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好大。”

——艺哲



大理盛产传奇,艺哲便是其中之一。


80后的艺哲,是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女孩子。她玩马拉松、冲浪、冥想、吃素、游历33个国家、践行零垃圾生活方式。如今,又带领着100位陌生人,一同在大理建了一栋房子,构建零垃圾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体验基地。


洒脱率性,又美又酷。



29岁以前,艺哲一直接受着传统的教育,走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的路:


上学、找好工作、努力挣钱。


高中毕业后,艺哲加入当时的留学潮,前往加拿大读了四年本科,第一次了解到世界另一端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同学们人手一本苹果电脑。


而自己的包中只有一只又大又沉的戴尔。


国外丰富的物质条件给了年轻的她不小的冲击。艺哲暗下决心,回国后一定要先努力挣钱,买一部苹果笔记本。


决心像种子一样,她第一次感受到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求。


回国后,艺哲率先实现了这个梦想


很快,这个梦想就实现了。回国后,艺哲前往北京打拼,经过几年的奋斗,过上了买东西不看价签的生活。


当时的她,还是个喜欢买买买的月光族。


在北京的时候,过着光鲜的高薪工作生活


然而,马斯洛金字塔最底端的物质需求满足后,她却开始意识到之前憧憬的生活不过如此,物质生活并不能使她真正快乐。


人的能量是守恒的,当把能量放到物质上时,精神便会空虚。她开始问自己,人活着是否还有其他意义?花这么长的时间和客户待在一起,只为了拿下几个订单,这样的生活是否足够有价值?


为了破解迷茫,艺哲辞掉了光鲜亮丽的工作,只身前往瑞士深造,一边读书一边旅行。


瑞士一年MBA魔鬼般的学习生活和当时的战友们


人生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走过不同国家见到不同人,艺哲的人生版图被扩大:世界不再仅仅是自己住的地方、见到的人,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城市的人都开始与自己产生了连结。


这段经历,让艺哲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这世界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如此不同,国内的生活潮流并不是唯一,人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丰富的选择!


在新西兰,你能感受到人对自然的尊重,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在日本,能体会到日本人对工作和生活的认真;

在台湾,能感受到强烈浓郁的人文气息……


而对艺哲影响尤为深远的,还是东南亚。


在这里,人们构建着熟人社会温情脉脉的生活,现代化和人情味得以融合。人们既关注家庭和生活,又关注着自然,生活舒适而温馨。



艺哲曾经在泰国的一个小森林里进行了十日禅修,这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她开始意识到,我们受到的教育更多来自西方,它告诉我们必须不断从外界索取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泰国的教育则恰恰相反,它更注重人的内心。它告诉你,智慧从内心而生,你的心中就有无穷的宝藏。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心有足够的了解,对自己就会更有把握、更自信。



在泰国的Pun Pun农场,艺哲遇到了自己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启蒙。这里遵循自然耕种法则,种植有机食材,践行永续生活,更构建了一个自然生活社区。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慕名而来,俨然一个小型联合国。



Pun Pun的创始人Jon Jandai认为:消费时应思考这笔消费对环境是否同样有利。比如买房,除了让房地产商受益外,对土地是否有益处?买车时考虑碳排放是否对环境有益?如果没有,是否可以重新考虑?


(Jon Jandai曾在TED做过演讲:生活原本很简单,为什么我们把它搞得如此复杂?时长15分钟,推荐观看~)


Jon Jandai是艺哲精神上的导师,他让艺哲意识到,生活的本质其实很简单,人的日常所需也不过寥寥。


她开始学着用这样的消费观检视自己一天的行为和消费。



如果说瑞士读书让艺哲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盲目从众。


那么东南亚的经历,则让艺哲接触到不一样的思维和生活模式,思考模式发生了改变,就像开了脑洞一样;


她变得更加关注每天生活的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和什么样的人交流接触、一起共享时间……



带着满满的收获,艺哲重新回到国内,想把自己的体悟分享给更多的人。


而对她来说,有新鲜的空气,好山好水好风光,有人情味,就是理想中生活的样子。


2017年9月,艺哲来到大理,在苍山脚下的云峰村,选中了一座带有院落的白族老房子。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始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01

- 大理Eco House -

生活方式体验基地


艺哲理想的生活之一,是践行零废弃和极简主义。


人的精力有限,花在次要事情上的时间多了,花在更重要事情上的时间就少了。


自从践行极简主义,买衣服和染头发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艺哲反而能节省更多的钱和时间、精力,来做更重要的事。


为了减少工业垃圾和塑料的使用,她尽量避免购买有包装的东西,完全减少了进入超市的次数。支出少了50%以上,食材则更加天然,身体健康了很多。


艺哲想,与其自己践行零垃圾的生活方式,不如打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感兴趣的人一起体验这个项目。


2017年9月,梦想启动。这栋房子成为了大理Eco House——零垃圾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体验基地。




02

- 建筑 -

旧物利用、节能环保


参与是一种很好的经历,而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为了让大家体验到手工劳作、自建房屋的过程,艺哲决定把大理Eco House的建造过程开放出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2017年12月,第一批志愿者落地。



在之后的15个月里,共有82位志愿者来到大理Eco House,和艺哲同吃同住,一起体验修建房子的过程。



开始艺哲也对建筑一无所知,请设计师朋友帮忙进行了大致的空间规划,做不了的大工程就请专业的工人师傅,比如揭个房顶啊,或者用钢筋混凝土盖个厨房。


而空间的其他建设部分,像一楼的木地板,餐厅的桌子和院子的石头路……则都是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完成的。



志愿者们用院子里的废石铺了条禅意古朴的石子路


志愿者王伟,趁工作之余还为院落设计了草图


艺哲说,看完工人的制作过程,很多活基本只要自己敢下手就可以做了。她会一边做一边和志愿者商量。


当然,如果有专业人士到访,艺哲便会提前把需要做的部分作为课题抛给他。志愿者来之前先做功课,来空间后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做。


像面包窑的制作,就是比利时高级工程师Peter利用十一假期完成的。来之前Peter会提前做好规划,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利用云南本地的材料、院子的废石。


绅士又幽默的志愿者Peter,和大家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面包窑宝宝诞生记👶 | photo by志愿者包子   


面包窑完工~🧑


我问艺哲,这么粗重的活,又没有前人引路,大家都是怎么完成的?


艺哲回答,很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确立好方向直接做就好了。


做完之后大家也会惊奇的发现,其实自己还蛮厉害的,远远超出之前的想象。


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艺哲的生活里好像就没有什么难题。遇到她,你的拖延症和恐惧感,统统都能消失无影。


左至右:木墩椅子、 旧木板改造的厕所门、树干做的楼梯扶手


因为践行零废弃的生活理念,就地取材和旧物利用让老物件重获新生,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志愿者们各自发挥聪明才智,用创造力改造房子。


让老房子每天都充满活力,便是大家前进的动力。


花布为柜子赋予了新的生命,改造后的老物件别有韵味 | photo by志愿者丹七 


擅长空间管理的志愿者,会运用日本的“五常法”为所有物品安家。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固定的位置,可在30秒内取出和放回。这样不仅能形成舒适便携的空间,还营造出有温度的美。


志愿者利用“五常法”管理物品空间 | photo by志愿者丹七 


一次,洗浴间裂开了墙缝。黑乎乎的墙面,那么大的裂口,怎么办呢?


一个志愿者自告奋勇,跑到洗浴间蹲了一周,谁都不让进。完工后,大家一推开门都被惊艳到了:一只海豚正从深蓝静谧的海洋中缓缓游出。


黑乎乎的洗澡间顿时就变成了有故事又充满美感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边看着海豚和海浪,一边冲着热水澡,享受着整个空间。


艺哲无不感慨地说,只要确定一个方向,全心全意相信你的朋友,出来的结果真的会令人出乎意料。


志愿者包子为洗澡间画的海豚


然后问我说,你相信吗?我这15个月的经历胜读10年书!


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都不同。如何更好地和志愿者相处,如何更好地将大家凝聚起来,就成为了艺哲的一个课题。


后来,她悟出了两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能做到这点其实挺不容易的。


更高一重的境界,则是以别人希望的方式对待他/她。


因为自己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对方,所以要观察了解什么是对方想要的,怎样更好和对方沟通。换句话说,要激发对方的积极性而不是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这才是更高维度的支持。


什么叫leader呢?艺哲说,领导者应该是facilitator,是协助者,幕后支持者。通过询问志愿者空间还有哪些部分可以改善,你想做什么?对方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做出来的作品会很棒。



所以,在大理Eco House你会发现,这里角角落落都是故事,都是创意。



一个女孩子带领大家完成这么大的工程,会让很多男生都自叹不如。我问艺哲施工的过程中有没有过什么艰难时刻?艺哲很轻松地笑笑说,没有啊~一切都还挺顺利的。



不过,施工的确不是个容易的活,艺哲也曾累到虚脱。她笑自己是“民工队长”,即便很累,也要给别人起好示范作用。


因为对她来说这个项目可能已经做了15个月了,但对初来体验的人来说,这才是第一个星期。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大理Eco House使用的都是简单电器,全部灯泡采用LED节能灯;大家在Eco House都是吃素的,顺便也取消了冰箱,避免长期耗电。


下一步,艺哲打算安装太阳能板,充分将云南的太阳能利用起来,达到电力方面的自给自足。


除了建筑的旧物利用和自给自足外,艺哲还希望通过饮食、生活方式、文化这三个方面让人们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03

- 饮食 -

素食主义、自给自足



大理Eco House的素食传统源于志愿者的影响。随着来到空间的人越老越多,艺哲发现,很多志愿者都是吃素的。


于是,她开始探究素食的原因。



看了《奶牛阴谋:永远不能说的秘密》(《Cowspiracy》)后,艺哲也果断转型成了素食主义者。她说,因为肉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比如排放温室气体),既然打算过环境友好型生活,吃素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大理Eco House的高颜值美食


在这里,连吃饭方式也带着满满的仪式感。


艺哲的合作伙伴沐光是个对食物心存爱恋和敬畏的人。她说吃饭的时候安静用心的体会,细细的咀嚼,感受美好的食物用爱做好,慢慢转化成能量融入自己,是很舒服的事。 


所以,这里的食材都是有机种植,做饭的人要带着爱意准备饭菜,吃饭的时候要全然专注。

社区活动日,跟着邻居学做黄米糕 | photo by志愿者Rachel


不少来到空间的小伙伴还是头一次体验这样的吃法,都感觉很新鲜。


志愿者王伟说:


“我按照沐光教的方式做了,开始会有些尴尬。吃了几口觉得还好,不看手机,不说话,专注吃饭,能感觉到风在院子里经过香草的叶子,食物经咀嚼和唾液一起滑入身体,简单踏实的一顿饭。”


有时,大家还会一起去地里拔菜。当知道每一份食材的来源,知道自己吃的食物无公害时,就会跟食物产生链接,再吃进肚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在农田采摘蔬果,被自然气息包裹,心情也会更加舒畅 | photo by志愿者丹七


04

- 生活方式 -

零垃圾、极简生活


早晨五点,夜色还没有消散。穿过好看的雕花门跨过门槛,餐厅里会亮起一盏烛光,艺哲会在这里开始每天早晨例行的茶疗。



跟着艺哲的样子,沉默而缓慢地喝茶。水壶在桌上咕噜,小猫在脚边轻轻走过。


两杯茶喝完,天色已然分明;鸟叫声热闹起来,这里的一天就开始了。



白天,体验者可以去赶集、参加手作、参加社区活动……在Eco Travel日,还可以和大家一起爬苍山,去溪流区徒步。


置身于高山林木,呼吸着充足的氧气,脚边青苔和蘑菇幽幽冒出,你可以放空自己,享受和纯净的水源在一起的快乐。


山野中的蘑菇,激荡的溪流,是大自然创造出最纯净的礼物

               

这里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感,被大自然气息包裹着的开阔和舒畅,以及和身边有意思的人,一起做着有意思的事。



白天,大家会带着竹篓、布袋和饭盒,到当季的市集买菜。艺哲会热心地介绍大理的特色农副产品。


手作日,则会自制各种日化品。除了卫生纸外,艺哲会教大家怎么用椰子油和小苏打制作牙膏,用蜂蜡和核桃油制作护手霜,用无患子制作洗涤液,用酵素洗碗和养油……点亮你的新技能。


大理Eco House中有一个货架,摆着橄榄油制作的香皂、大理的农场自制的纯露、可以护肤的椰子油,一瓶几十元就可以用好久。


艺哲说,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非常简单,只是我们习惯了消费主义,不知道很多东西通过简单的自制就可以实现。


我问,女孩子一般都喜欢用大牌的护肤品来延缓衰老。这些天然的护肤品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艺哲的回答很精妙。她说,护肤品不能永葆青春,最好的护肤品是心情舒畅。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是保持年轻的法宝。


大家会自制纯天然无公害的洗护用品,没有了化学成分的添加,用着也会更放心~


饭后,大家会把厨余做成酵素,用来洗菜洗碗养油;或者放到蚯蚓塔中,让蚯蚓宝宝把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从左至右:自制酵素上写着对地球的祝福/分解厨余的“蚯蚓塔” 


你问洗衣服用什么?


艺哲会掏出她的洗衣神器——天然的无患子果实,然后告诉你,这种小果子会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这里不需要囤积多余的东西,吃穿用度只保留必要的物件,空间中弥漫着清爽的气息。


二楼女生宿舍有一个可容纳十余人的榻榻米,夜晚清凉的空气在这里流动,睡眠舒适而美好


那么你猜,同时养活这么多人,大理Eco House每个月有多少开销?


艺哲每个月底,都会出一个支出账本,统计食品费用、交通费用、猫粮……


公布的数字让人惊讶——

这么多人,一个月的花费只在1000-2000之间。


极简主义的生活让艺哲开始改变了对金钱的看法:从随社会大流的金钱越多越好,变成了通过统计消耗,计算需要挣多少钱才够。


然后努力赚这笔钱,其他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咯。


大理Eco House就像一个流动的舞台,让各式各样的角色轮番登台。极简的生活,也会带来更丰沛的人生。




05

- 文化交流 -

友好社区,独立思想的连接点

分享经济,物品技能的共享处


艺哲一直强调人与人的相处,要有质量地在一起。


因此在大理Eco House,人们更注重面对面对交流,手机等电子设备反而不那么重要。


有趣的人聚在一起传播独立的思想 | photo by志愿者丹七


来到这里的人都很有想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同一个生活理念填砖加瓦,最后把它建造成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家园,一个共享的家。


左图为大理彩田农场创始人的分享


为了提高参与者的体验质量,2018年12月15日,大理Eco House开展“返村青年”活动,从原先的每期一周每周十人,变成现在的每期一人,一对一专享体验。


返村青年们带着十八般武艺,创作海报、编辑线上文章、办社区活动、空间整理、做饭遛猫、美化院子、上山打水、照顾社区生活伙伴等等,在空间建设和社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大理Eco House每周还会举办一期社区活动,邀请返村青年和其他大理有意思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理念、生活技能和生活状态。


到目前为止,这里已经了开展55期社区活动了。


第53期社区活动,韩国手偶戏


活动分享者在分享的同时,往往自己也会收获良多。


10月6日,一位返村青年来到来到大理Eco House,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精彩的韩国手偶戏。她以前常去贫困山区做表演,这次来到大理,邀请了本村的小朋友一起当演员编故事。寻找创作素材的过程中,也对本村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53期社区活动,小朋友们在津津有味地观看韩国手偶戏


半大的小孩可以在垫子上坐半个小时一动不动,看到自己的手偶得到更高频次的利用,分享者也觉得很开心。


而这种满足感,是金钱赋予不了的。


社区活动将大理本地人、大理新移民和天南海北的志愿者联系到一起,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健康的生活理念得到了更深远的传播。


第50期社区活,古镇奇谭:深度了解古镇文化,感受喜洲烟火气息


我问艺哲,你都上哪儿找这么多才华横溢的人呀?


艺哲笑笑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只是平时把创造金钱价值的部分看得很重,而把其他部分忽略了。大理Eco House,就是要把大家的价值和才能发掘出来,完整地展现给大家。


就像空间建设的全程参与者马姐所说:


“投入大理Eco House的建设让我内在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也让别人发现了我的独特价值,我成了新来的志愿者口中‘传说中万能的马姐’。这种群体性的赞誉和认同,无形中帮助我一层一层剥下了长时间以来不自觉包裹着自我的防卫外壳,心灵开始对外敞开。内在禁锢的打开,是Eco House给我的最好的生命滋养;而艺哲的行动力带动,让我从过去飘在半空的思辨偏好,与现实有了交接。”


马姐是空间最资深的志愿者,每当有需要的时候,总会义无反顾地投入进来


同时,艺哲还会鼓励志愿者们每人带一本书和一部电影,和大家一起分享。


思想在这里激荡。文艺作品中,轮番上演着不同的人和故事;读故事的大家,也都演绎着各自精彩的人生。


第51期社区活动,令人着迷的红楼鉴赏


55期的社区活动,让艺哲对于社区的理解也不断扩张。


在城市,生活是关于自己,关于家的。

在大理Eco House,生活则包括社区的朋友,整个社区的成员。


一些人怀着对土地诚挚的热爱,来到大理种植无公害的蔬菜。那么就可以用资金支持这些小农,让他们集中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社区中,人与人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艺哲怀孕的时候,因为山东人爱吃面,就有村民直接蒸一锅馒头送来。温暖在社区中传递,在每个人心中流荡。


温情脉脉的人情社会 | photo by志愿者丹七


在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分享经济也紧跟着建立起来。比如艺哲不在家的时候,会把房子让给大家住。大家还建了一个接近400人的群,需要什么东西都会在群里喊一声:有闲置的下次社区活动带过来吧!


柴多米集市上有着大理Eco House的固定摊位,大家会在这里进行物品置换。



06

- 爱与温情 -

那些人,那些事


故事讲到这里,就是关于人心的了。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这里?


因为在大理Eco House,总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乃至不可思议的故事。它们都会化作爱的力量,给人以心灵的滋养。



还是在房屋修建的时候,有一回志愿者没有招够,艺哲就打电话问一位住在成都的志愿者有没有时间过来帮忙,不需要做别的,只要做做饭就好。


挂下电话,志愿者便定了第二天的票,赶赴大理。


这位妹子是个会计。上班脱不开身,她便想办法,雇人替她工作。自己则一边在线上远程指导,一边为大家做了一个礼拜的饭,直到后面的志愿者补上。


当艺哲把这件事讲给其他人听时,大家都被shock到了。一个新加坡的朋友说,你们这是什么项目呀?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人花钱雇人工作,自己专程跑来给你们做饭!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大理Eco House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能点燃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照亮人性中善的一面。


余快是一名居住在德国有着三个孩子的宝妈。看到返村青年的招募信息后,心中的火苗被点燃,打算拖着三个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她说,这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只是两周,我怎么能轻易放过?


活动期间没办法照顾老大老二,而老三还在襁褓中,余快索性把爸妈也一块儿带来了。就这样,一家五口浩浩荡荡,集体入住大理Eco House大家庭。



老大和老二交给了长辈,老三则躺在余快的怀里,跟着妈妈一起照顾客人、干活做饭、组织社区活动、讲解德国垃圾分类……


余快说:


“在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的大理,真实具体地让我接触到了一群人——抛开年龄,他们有着年轻积极的‘空杯’心态;他们学习很多‘无用’的技能;他们‘浪费’大把的时间;他们进行健康运动,吃绿色有机食材;他们用各种自然农耕法涵养土地,改良土壤,耕作收获;他们研习很多手工艺,亲手炮制各种食物或生活用具;他们把孩子送进各种新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与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不被外物所宥,在田园里活得自在,简单,纯粹......


一时间,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心中所想的那个‘原始社会’。”


后来余快回到德国后,看到活动群里有人找不到地点,便在德国远程指导大理的小伙伴怎么找到大理Eco House。


晚上艺哲翻看当天的活动信息时,才注意到这个小插曲,霎时感动溢于言表,暖流流入心田。



回德国后,余快和艺哲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一天她告诉艺哲,前几天老大去社区参加活动回来,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和零垃圾有关的。咱们之前不是去过大理?也做过垃圾分类呀~



余快感到很欣慰,没想到因为妈妈的兴趣而起的一次旅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



越是了解艺哲和大理Eco House的故事,越是好奇为什么这里能吸引到那么多人前来?


后来翻阅志愿者马姐的文字记录时,我找到了答案。她说:


“大理Eco House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能吸引全国各地七、八十个志愿者不辞劳苦、自掏腰包地到此一聚?


我认为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对人类命运普遍焦灼的时代,很多问题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向往着改变,向往着行动,但问题越是交织,人们就越是行动乏力。


像艺哲这样奋而起之的行动者,点燃了很多人内心的渴求和希望。


对前来参建的很多志愿者们来说,大理Eco House更多的是承载着一种精神向往和追求。它就好像一个发动机,把人们内心潜在的一种动能给发动、聚集起来了。


它参与的门槛是那么低,只要你有一份愿力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去奉献一份力量,表明自己的一个态度,释放一些自己的焦虑。


行动本身就有力量,就会衍生出更多可能性,像我这样在其中得到了生命更新,就是一种意外收获。”


院子里的木瓜树上挂着体验者们留下的字条,这里有着丰富的乐趣和说不尽的故事


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大理Eco House;因为有了大理Eco House,所以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遇见了理想生活的样子,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大理Eco House的两只小精灵欢迎你的到来~


最后,大理Eco House的纪录片奉上:


点击视频,和艺哲一起感受大理Eco House的一天吧👇

如果你也想来大理Eco House体验,欢迎到公众号大理Eco House(ID:DaliEcoHouse)申请,一起探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 / END / ————本文来自素食星球,如需转载请于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来植物商城逛逛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